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日本经济向好趋势中的隐忧——税改:缓解债务压力的必过

陈友骏   2010/7/13 来源:文汇报
 民主党上台前,在消费税问题上表示决不增税。民主党上台后,因筹不到足够财源,许多承诺无法兑现。首相菅直人刚表示要考虑增税,支持率就猛降。虽然他不得不在最近举行的参院选举中频频降低调门,但仍没能避免民主党在参院选举中失利。面临一个“扭曲国会”,任何有关税制改革议案的通过将变得难上加难。日本经济未来走势如何,本刊约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专家就此撰文进行解析。   
 税制改革  备受瞩目
日本的税制改革问题被媒体和社会各界炒作得沸沸扬扬,主要讨论对象是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首先,消费税可谓是日本政治的命门,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消费税率的改动往往引发日本政治的大地震。菅直人政权上台之后,提出将消费税率提高至10%,遭到自民党的攻击,称此目标原本是由自民党提出的,民主党所谓的目标是在抄袭,毫无新意。同时,在提出提高消费税率的目标之后,菅直人的民意支持率就急速下跌8个百分点,造成菅直人急忙澄清称“即使提高消费税率,也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并不是当前就要解决的事情”。结果无济于事,民主党还是在参院选举中大败而归。
在个人所得税问题上,政府希望改进现行的累进制个人所得税制,增加对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征收税率。在公司所得税问题上,日本国内已经出现激烈的讨论,希望将现行的40%高税率降低至25%,以促进个人及企业的投资与再投资,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希望此举能够实质性地增长政府收入,以抑制过速膨胀的财政赤字,缓解债务危机的压力。
果断“入亚”  志在经济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拖累,欧美各国的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持续衰退,至今仍呈现复苏不力的颓势。与其相比,亚洲经济领先其他经济体,早就强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一跃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显示,2007年度日本在亚洲地区的海外企业数已接近1万家,此数据远高于欧美及北美地区的2000多家水平,更是中南美洲地区仅几百家规模所望尘莫及的。而且,亚洲地区的日本海外企业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占9967家企业数的38%。在此大背景下,日本政府果断地选择“入亚战略”,是符合时代发展之需的必然之行。
实际上菅直人政府上台之后,立即着手发表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提出今后10年的名义GDP增长率达到年均3%、实际增长率超过2%的目标。这一新经济增长战略涉及7大领域、21项国家战略项目,旨在通过推动重点领域的发展,实现内外需共同支撑的经济增长,重塑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新增长战略涉及的21项国家战略项目,具体包括到2020年实现采取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的未来城市构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科学技术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以上;吸引300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等。由此,医疗产业、旅游业、太阳能和核能的有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将成为引领日本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点开发领域。
债务和通缩  风险并存
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GDP按年增长率为5%,经济总体向好趋势愈发明显。同时,其他相关经济指标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好转或优化。如日本财务省公布了2009年度国际收支快报,显示日本与海外的商品、服务、投资等交易状况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为15.6545万亿日元,较上年度增长26.9%,时隔2年实现由减转增,其主要得益于贸易收支的大幅改善;关于破产企业数的指标,2010年4月日本全国企业破产统计(负债额超过1000万日元)显示,该月破产企业数为115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3.2%,连续9个月同比减少。此外,NEC、SONY、本田等日本大型企业及公司都在2009年度实现了扭亏为盈或利润好转。
尽管日本的宏观经济面出现了大面积复苏的迹象,但未来经济增长承受的压力依然过大,债务危机和通货紧缩风险是现阶段日本经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截至2009财年(2010年3月底)年底,日本的国家债务已增至882.9235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4月发布的数据说,日本的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9%,位列经合组织所有成员国之首。
此外,日本总务省公布的5月份日本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为99.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是连续第15个月的下滑。由此推断,日本经济已基本陷入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再加上人口少子高龄化现象的逐步加剧,日本经济的未来走势仍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