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美国能挽回非洲吗

希拉里7月31日起对非洲11天的访问可能给中国带来重大冲击

  2012/8/10 来源:《东方早报》
  对不少观察家来说,希拉里7月31日起对非洲11天的访问可能给中国带来重大冲击;如果换个角度看,希拉里此行目的或许更在于亡羊补牢——但愿为时未晚。
  希拉里此行访问的非洲国家大多与反恐怖主义有重大联系。
  塞内加尔是美国在非洲最重要的反恐计划——泛撒赫勒反恐伙伴关系计划——的基地,覆盖西非7个国家;南苏丹新独立,与苏丹关系颇为紧张;乌干达的分裂势力“上帝抵抗军”在南苏丹、刚果(金)、中非共和国等国游弋;肯尼亚和乌干达作为美国的代理人试图消灭索马里南部的恐怖主义组织“青年军”;南非人德拉米尼-祖马刚当选非盟委员会主席,对改善非洲和平与安全局势有着重要影响。
  但更深入观察,上述发展都是美国自己种下的恶果,特别是其在去年的西亚北非动荡中的不光彩角色加剧了西非和东非地区的恐怖主义局势。西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崩溃,使得广大的撒赫勒地区成为基地马革里布分支的天堂;马里北部的图阿雷格人原本分裂倾向大大降低,但从被击溃的利比亚军队中返回的图阿雷格士兵带着先进的武器和理念,打破了原本平静的马里北部乃至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东边,索马里“青年军”和乌干达“上帝抵抗军”某种程度上与基地马革里布分支和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遥相呼应;苏丹与南苏丹对抗不断升级;同时,由于埃及和利比亚影响力大大下降,地区内的权势分配失衡,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影响力正逐渐上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既遏制西亚北非动荡导致的不稳定扩散,又应对由此动荡导致的政治和安全新态势。
  希拉里此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抗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但她此行却无法对抗奥巴马政府长期忽视非洲的影响。
  如同她2011年两度表态那样,希拉里此行又强调美国“支持人权与普世价值”,呼吁非洲应“与负责任的外国合作”。表面上看,这一表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国内压力,美国参议院先后于去年11月和今年3月两度举行听证会,呼吁强化美国在非洲的存在,对抗中国日益上升的影响力。其次是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的确正不断上升,前不久召开的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便是证明。
  但更深层次地看,原因相当简单,即在其他所有国家都强化对非政策的时候,奥巴马政府却长期忽视非洲,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尽管有着非洲血统,但奥巴马在非洲除了展示其长袖善舞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措施。但同一时期,不仅是中国,还有印度、土耳其、巴西、欧盟、日本等都加强了对非联系。根据美国皮尤公司和盖洛普公司的民意调查结果,希拉里此行访问的7个国家中,中国的影响力都不算大,除肯尼亚外。因此,希拉里需要对抗的,不是“中国影响力”,而是美国自身对非洲的不重视。
  希拉里此行还试图挽回奥巴马在过去4年里所丧失的非洲裔美国人的信任。
  奥巴马有非洲血统,但为了“避嫌”或证明自己比白人还白人,始终不重视非洲大陆和国内的非洲裔美国人。非洲国家对奥巴马的失望是明显的,2011年第一夫人米歇尔访问非洲时就有非洲国家直接批评奥巴马不关心非洲。在国内,除医疗改革方案外,奥巴马的政策少有惠及非洲裔的;即使是医疗改革方案,因其受惠面相当广泛也并非专注于非洲裔的,更别提其前景还相当不妙。因此,国内非洲裔对奥巴马的信任也在削弱。
  与此相伴的另一个发展是,随着大选临近,奥巴马却非常需要非洲裔的支持。如果到9月份,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就业状况不能很好地改善,奥巴马的连任前景就可能相当困难,尽管目前奥巴马似乎领先于罗姆尼。但奥巴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是,通过国内政策提升非洲裔的支持难度相当大——这可从医疗改革目前的困境中看出,因此通过提升非洲国家的信任而曲线救国也就成了唯一希望,这或许是希拉里此行的真正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