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义接受中通社采访,谈2024年首位外国国家元首访华
刘宗义 来源:中通社中国外交部5日宣布,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马尔代夫共和国总统穆罕默德·穆伊兹将于1月8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穆伊兹是今年首位应邀访问中国的外国元首。
马尔代夫图源:新华社
穆伊兹2023年11月宣誓就任马尔代夫总统。他在就职典礼上表示,将确保马尔代夫没有外国军事存在,第二天便正式要求印方撤出在该国驻扎的军事人员。与前任总统萨利赫的“印度优先”外交政策相反,穆伊兹的竞选口号是“印度退出”。他还曾在奉行对华友好政策的前总统亚明政府中担任住房和基建部长,推动中马友谊大桥等合作项目。
在穆伊兹访华消息得到官方确认前,印度媒体已高度关注,并炒作称,穆伊兹将成为2008年以来首位在访问印度前访华的马尔代夫总统,打破了固有传统,显示其立场“亲华”,将减少对印度的依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分析认为,穆伊兹成为新年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应只是排班上的巧合,并非中国外交要将南亚作为重点的信号。穆伊兹上任已有一段时间,先访问了土耳其,随后又前往阿联酋出席了COP28,中国并非其首站。穆伊兹政府也并非“亲中”,而是对华友好,希望在中印等大国之中保持平衡,以便获得更多援助,避免将国家安全和主权依赖于某一国。
“印度媒体的立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印度官方的态度。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别国染指,但印度给马尔代夫的援助很少。近年,中国助马尔代夫完成了很多基础建设,包括住宅、桥梁等民生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印度担忧中马合作将影响其利益,一直向其施压。这是零和博弈思维。” 刘宗义表示。
刘宗义指出,不少南亚国家确实有新总统上任首先赴印度访问的“传统”,印度视为理所应当,突显其在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且印度擅长在周边小国策动政局动荡,历史上有不少先访华、再访印的南亚国家领导人,回国后均遭遇变故下台,料穆伊兹访问结束后亦有可能受压。
近年中马关系虽受萨利赫政府政策影响,但经贸关系和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仍在不断扩大。至2022年,双边贸易额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对于穆伊兹此次访华的看点,刘宗义认为,仍然是双方在经贸、基础建设、旅游等领域的扩大合作。“对中国而言,印度洋是重要的能源和贸易运输通道,马尔代夫位于印度洋的主要航道上,亦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中国必须保证这一通道的安全,并确保'一带一路'项目、海外资产、自然资源勘探及当地中国人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中国在印度洋没有其他特别索求,利益诉求正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