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English

时评

李伟建:“巴以冲突”还是“哈以冲突”?

李伟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巴以冲突”还是“哈以冲突”?作为长期研究中东问题的学者,前者我耳熟能详,后者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这次冲突后被“创新”出来的,国内外都有不少人这么说。事实上,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以来,“哈以”间发生过无数次冲突,但无论媒体还是坊间无一例外都称之为“巴以冲突”。这次出现一字之差,有些人是有意“创新”,有些则是不假思索地随口一说。但对以色列来说,这一字之差,意义非凡。

我们看到,此轮巴以冲突以来,从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点名要其他国家谴责哈马斯,到以色列大兵压境要彻底消灭哈马斯,再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短暂停火期间也不断放言要继续打击哈马斯,以色列始终仅仅咬定哈马斯不放。当地时间本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再次拒绝了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停火的呼声。内塔尼亚胡称,这些呼吁与支持“消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战争目标不一致。以色列甚至不顾美国的一再“警告”,坚持要将与哈马斯的战争进行到底。

内塔尼亚胡明知要彻底“消灭”哈马斯谈何容易,明知持续开展军事行动会造成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明知顶着国际社会压力行事会使自己进一步陷入孤立,但他依然一意孤行,坚持拿哈马斯说事,其原因恐怕远远不只是“哈马斯是恐怖组织”那么简单。

当前,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呼声日高。内塔尼亚胡政府很清楚,一旦全面停火,以色列就将面临国际社会呼吁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巨大压力,而以色列根本没有也不想做好这个准备。之前以色列就一直将哈马斯列定性为恐怖组织,强调哈马斯不代表巴勒斯坦,这次又将冲突定性为反恐战争,不仅要消灭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未来还要在全球追捕、暗杀哈马斯,这也意味着以色列将与哈马斯展开长期较量。显然,以色列将巴以冲突“哈马斯化”,

将其与巴勒斯坦问题脱钩的根本目的是转移国际舆论视线,回避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过去不止一次说过,只要有哈马斯存在,以色列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以色列就不会参与和谈。

这些年哈马斯多次主动或被动与以色列发生冲突,也因此不断被“塑造”和强化成一个对以色列的“安全威胁”,同时也成为了阻碍巴勒斯坦内部和解的“问题”。众所周知,国际社会要推动巴以和平进程首先要促进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这些年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也一直试图在帮助调解巴勒斯坦内部矛盾,但阿拉伯国家对已经成为“问题”的哈马斯看法和态度不一,增添了相关国家调解的难度。事实上哈马斯曾经有过调整政策的念头,甚至未来也有调整的可能,问题是,过去以色列就没有给过它机会,此番冲突后,这种可能性更渺茫了。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些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哈马斯试图通过制造极端事件尤其是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来达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目的是不被现代社会接受的,而以色列试图依靠武力维持现状的做法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 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我们认为,这是实现巴以永久和平的唯一之道,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