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建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谈埃及大选塞西是否能赢得第三任期
李伟建![](/resouces/cms/cms/img/eye.png)
相比赢得大选,下一个任期可能才是塞西将迎接的最大挑战。
当地时间10日至12日,埃及全国6700万选民将前往投票站,在现任总统塞西和其他3名候选人中作出抉择。在此次大选中,现年69岁的塞西能否赢得第三个总统任期将是最大看点。对此,舆论认为,塞西赢得第三个任期已“基本没有悬念”。不过,埃及的经济危机和新一轮巴以冲突却给本次大选蒙上了阴影。相比赢得大选,下一个任期可能才是塞西将迎接的最大挑战。
连任“基本没悬念”?
当地时间12月10日上午9时,埃及总统选举投票正式拉开帷幕。
在循环播放的爱国歌曲声中,埃及9000多个投票站向选民开放。他们将决定接下来6年的总统人选。
投票将分三天进行,首轮投票结果将于12月18日公布,获得超半数选票者将直接当选。若无候选人在首轮胜出,第二轮投票将于明年1月举行,最终结果最晚于1月16日公布。
在此次大选中,现年69岁的塞西能否赢得第三个任期将是最大看点。
2014年,塞西首次赢得总统选举,并于2018年再次当选。在两次大选中,塞西都以超过96%的支持率轻松击败对手。
塞西的第二个任期将于2024年4月结束。不过,2019年4月,埃及举行全民公投,最终通过宪法修正案,塞西将获得机会再次连任,总统任期从四年延长至六年。这也意味着,若塞西赢得连任,将可执政至2030年。
塞西能否连任?对此,舆论认为,塞西担任下届总统“基本没有悬念”。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认为,塞西有望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外界之所以认为塞西的连任没有悬念,是因为埃及并未出现能够明显对塞西构成挑战的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失去合法身份后,埃及国内缺乏强有力的反对派,也未形成较成熟的政党轮替制度。
此外,埃及也没有出现比塞西更有能力的政治家。塞西的政治强人形象仍深入人心,他与军方的关系也给民众在保障安全方面提供了信心。
李伟建指出,此次参加大选的另外三名候选人,无论是社会基础、威望还是名声,都无法和塞西相提并论,并不具备竞争力。
据悉,除塞西外,此次参加埃及总统选举的候选人还包括埃及社会民主党主席扎赫兰、埃及华夫脱党主席叶马迈和埃及共和人民党主席哈齐姆。不过,这三人都不是知名人士,支持率也很低,基本沦为“陪跑”。
三人中还有两人与塞西关系匪浅。扎赫兰曾是上世纪70年代埃及左翼学生运动的一员,与塞西和安全部门关系密切。哈齐姆则曾担任埃及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被认为是塞西的支持者,从未公开与塞西的不同意见。
巴以冲突成“底色”
外界注意到,10月7日开始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此次埃及大选的“背景色”,也成了埃及民众的关注重点。这也可能提振了塞西的选情。
李伟建指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埃及在此轮巴以冲突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塞西也借此在国际舞台上频频露面。
埃及与加沙地带接壤,位于埃及北西奈省与加沙地带南部边境的拉法口岸,则是加沙唯一不经过以色列的出入通道。因此,自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各类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必须经由拉法口岸的埃及一侧运入加沙地带。在埃及的帮助下,一些伤员和外国公民也才得以离开加沙地带。
此外,在哈马斯与以色列上月底达成的短暂停火协议中,埃及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参与了被扣押人员的转移。
李伟建还表示,对于加沙地带的未来安排,埃及也将是绕不开的参与者。未来,国际社会要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以及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埃及也能提供斡旋的平台。
因此,自冲突以来,随着埃及重要性的提升,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级官员和领导人正轮番访问埃及,并与塞西会面。这其中,就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英国首相苏纳克和德国总理朔尔茨。
“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埃及都将在此轮冲突中发挥作用,并借此提升影响力。对于埃及民众高度关注的难民问题等冲突外溢影响,塞西的表现也更受认可。这在大选中也对塞西有利。”李伟建说。
不过,李伟建也指出,在加沙地带临时性停火协议中,相比埃及,卡塔尔的斡旋者角色更为突出。这也显示出,因近年来受到经济等国内问题掣肘,埃及在地区事务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内政外交面临挑战
舆论指出,对于塞西而言,相比赢得大选,下一个任期可能才是他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地区战乱阴影下,埃及国内还饱受经济危机困扰,这让塞西潜在的第三个任期“不会比前两个任期轻松”。
内政方面,发展经济、遏制接近创纪录的通胀率、应对长期的外汇短缺等问题,将是埃及新总统的首要任务。
受乌克兰危机、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高度依赖进口的中东多国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偿债压力陡增。今年以来,这些国家的通胀压力也未见缓解,严重威胁民生和市场稳定。
埃及也是其中之一。随着埃及货币埃镑贬值超过50%,埃及今年以来的通胀率基本接近38%。对于近1/3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埃及人口来说,日常生活已举步维艰、难以承受。
李伟建指出,当前在阿拉伯世界中,埃及的经济困难比较明显。和海湾国家不同,埃及经济基础较薄弱,积压问题较多,很难在短期内走出困境。近年来,塞西政府也试图通过新行政首都的建设等项目改善埃及形象,让外界看到埃及的变化。但随着通胀加剧、偿债压力增加,后续如何推动埃及经济真正发展,将是新总统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外交方面,无论新总统是谁,埃及都将继续推动多元外交。
李伟建表示,为了推动经济转型,获取更多资源支持,埃及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并与海湾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今年8月,埃及和沙特、阿联酋、伊朗等国就一同获邀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地区事务层面,预计埃及也将在巴以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李伟建认为,巴以问题不仅关乎埃及的地区影响力,也关乎其切身利益。随着此轮巴以冲突持续并产生外溢效应,埃及已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此前,有舆论曾披露,以色列政府考虑结束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后,把当地民众尽数驱赶到埃及西奈半岛,在沙漠地区搭建“帐篷城”。
但塞西已多次表示,埃方拒绝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到埃及土地上,解决巴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赋予巴勒斯坦人合法生活在独立国家的权利。
分析认为,埃及担心重现第一次中东战争时难民涌入的场面,认为这会给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埃及民众带来压力。塞西政府还担心,若起初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支派的哈马斯来到埃及国土上,可能会给埃及的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因此,埃及对此轮冲突的后续发展相当关注。为了平息事态,预计埃及将继续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李伟建说。